|
銼刀是如何生銹的如何保養一、銼刀生銹的常見原因 水分與氧氣接觸 銼刀表面殘留水漬或長期暴露于潮濕環境中,鐵元素與氧氣、水分反應生成氧化鐵(銹斑)。操作時手部汗液或油污附著,加速腐蝕。 金屬碎屑殘留 銼削后未及時清理齒縫中的鐵屑,碎屑吸潮并與銼身發生電化學反應,導致局部銹蝕。 存儲不當 銼刀與其他工具碰撞或重疊堆放,破壞表面防銹層;長期置于潮濕、密閉空間,加劇氧化。 二、銼刀保養方法 清潔與干燥 去污:使用后立即用鋼絲刷清除銼齒間鐵屑,避免硬物刮擦。干燥:用干布或壓縮空氣徹底擦干表面,確保無水分殘留。 防銹處理 涂層保護:均勻涂抹防銹油或抗銹劑(如WD-40),靜置10-20分鐘吸收后擦去多余油漬。隔離空氣:長期存放時,可包裹防銹紙或密封于干燥袋中,減少氧化風險。 存儲規范 獨立存放:避免銼刀與其他工具接觸,防止碰撞磨損;使用專用支架或分隔盒固定。環境控制:置于干燥、通風處,濕度低于60%,溫度15-25℃為宜。 使用注意事項 材料適配:硬金屬或淬火工件用舊銼刀處理,新銼刀優先用于精加工;軟金屬(鋁、鉛)避免使用細齒銼,防止碎屑堵塞13。避免污染:操作時戴手套減少汗液接觸;禁止用銼刀敲擊或撬動工件。 三、特殊場景處理 輕度銹蝕:用細砂紙或專用除銹膏輕磨銹斑,清潔后重新涂油。長期封存:可放置少量干燥劑(如硅膠包)于存儲容器內,進一步吸濕防潮。 通過規范清潔流程、定期維護及科學存儲,可顯著延長銼刀壽命并保持其切削性能 |